如果說水是鳳縣的韻,燈是鳳縣的彩,樹是鳳縣的膚色,那么山就是鳳縣的體魂了。
豐禾山、堡子山、曲家山,山山相連,把縣城溫和地擁在懷里,顯得寧靜與嫻熟。堡子山上的太陽能星星燈和月亮燈是鳳縣人民削山破石、精雕細琢打造的“青山環(huán)抱,碧水環(huán)繞,林中有路,水上有橋”的一張張名片,而堡子山上正在建造的游樂公園更是名片上的點睛之筆。
從212省道岔過去,過了彩鳳門,一條水泥山徑便依著堡子山的靈秀之氣向山端鋪展。山徑一側(cè)是蒼勁的塔柏在蜿蜒,一側(cè)是別致的白色宮燈在行走,像一個童話的開場白。行至數(shù)千步,一堵彩色噴繪的文化墻,彰顯鳳縣的文化底韻。再往前行,嵌鳳的圍墻環(huán)抱正在建設中的游樂園。過了游樂園,一彎彎小徑或棋子形、或梅花狀、或條紋式在萬木吐綠中鋪設。在小徑與小徑之間拾級而上,數(shù)十步的階梯,在陡峭之中就將你升至一片花海。你猝不及防,就會被那叢叢桃紅,疊疊花羽所攻陷。耳鼓能清晰地聽見一朵桃花的敲打,柔軟而急切。你可學著周人歌之:“桃之妖妖,灼之妖妖,桃之妖妖……”。唱得意了,你可順著小徑,以風為擔,將滿山野桃花香擔到天堂。
當你在不知不覺中站在山巔向下俯視時,那一條條能工巧匠們用改造舊城拆下的殘磚碎片,山野無名的小石子拼砌的清秀山道,似一匹匹從仙宮里飄下的絲絹,兩邊點綴著山花的淺笑,山草的召喚,灌木的搖曳,便從各個山頭向各個方位甩開。有的甩進山腳下的小溪里與之嬉戲,有的甩進山下,與一條馬路接軌。平緩處隨意設置些休閑的石桌、石凳,亭臺,陡峭中刻意引山水滴石,建小橋涉水。道道山彎里布景著不同的樹木,那玉蘭翠著,塔柏威武著、花椒火紅著,一個林中有路,水上有橋的童話世界就落成了。
在這個童話世界里,你可以坐在磨菇亭下的石墩上,聆聽水聲叮咚,山鳥嚶嚶成韻。在它的幽靜中,你可以彈琴,可以長嘯,可以游目,也可以沉思,更可以在石凳石桌上,邀仙道“鐵拐李”下一盤無子棋。我常常坐在石徑上,瞇起眼睛看白云怎樣擦拭藍天,看著看著,生活中那些亂七八糟的煩惱,也就被抹得干干凈凈。
美麗的山與人一樣,一旦出了名就很難再找到“相看兩不厭”的知己了。我時時癡想,想用一首貧窮的詩歌封鎖住她全部的星光、花朵、碧草、偉樹。用一生的呵護,堅守不褪色的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