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記 □鄒長森
石門山,形如石門,天造地設(shè)的一道屏障。相傳齊天大圣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一怒之下打碎了南天門,碎門掉向人間,落在杜家河便有了美麗的石門山。
石門山山體陡峭,連綿數(shù)百米,猶如巨龍飲水。龍尾松青柏翠,龍頭險峻巍峨、氣勢宏偉。石門山奇特之處是山體無土。70年代,04廠的建設(shè)者看上了石門山的石頭,他們試圖從石門山的中部一炸到底,開出新的前往葦子坪的公路。一時間,炮聲隆隆,巨石橫飛。石門山的大青石源源不斷地運向了04廠。后來,因石門山的山體里有許多的白火石(化學名為方解石),于是停止了炸石,石門山從此便留下了一道高約30多米的馬鞍形豁口。
與周圍連綿不斷、綠樹環(huán)抱的群山相比,無土覆蓋的石門山顯得那樣超凡脫俗、與眾不同。晴日里,陽光照在石門山上,晶亮的白火石反射著耀眼的光芒,抓起來放在手掌上,恰似顆顆寶珠。站在石門上,呼呼的山風吹得衣服裙角飛揚,往下一看更覺心驚肉跳、頭暈眼花。那被雨水長久沖刷的巖壁,留下了一道道印痕,就象一幅幅瑰麗無比的潑墨山水畫。在你的想象中,這些畫活了,動了,如駿馬奔騰、飛瀑流泉,更增添了石門山的神韻。在那看似刀削斧劈的山體上,竟然生長著倒垂的龍須草和挺立的水柏,象一盆巨大的山水盆景上點綴的綠,你不由驚嘆這植物生命力的頑強。這,就是美中帶險的石門山。
炎熱的夏季,在石門山下的水潭里暢游、垂釣,別有一番情趣。那水也是特別的清、涼,水底的沙石、游魚清晰可見。如今的石門山,少了往日的喧囂,多了此許的寧靜。山下原來高低不平的土路,被新修的平坦的水泥路替代,前往葦子坪,車子可以加速行駛,心情也變得輕松、愉快。
家鄉(xiāng)的石門山,悄悄地矗立著,雖比不上華山、桂林出名、奢華,但它一樣為家鄉(xiāng)的人民帶來了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