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炎炎夏日,那難耐的高溫總會驅(qū)使人們急于消除胸中的焦渴。此時(shí)鳳縣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一樣食品——漿水面。你看大街小巷賣漿水面的店鋪比比皆是,清清的湯水,雪白的面條,翠綠的香菜,金黃的油花,一眼看去令人垂涎欲滴。待端起碗撈一筷頭面條入口,又涼又滑的感覺使人頓感輕松。再咂一口漿水,那清香微酸的口感,從咽喉一直爽到胸口,心頭的火焰于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漿水面是鳳縣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不論城市鄉(xiāng)村,可以說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它好就好在特有的承載者———漿水。這是用蔬菜經(jīng)過漚制而成的綠色天然飲料,由于經(jīng)過發(fā)酵,漿水里含有豐富的乳酸菌,對于幫助消化、清腸利尿、敗火解毒十分有益,鳳縣人的說法叫做“刮腸子上的油”。能用來漿水的菜很多,芹菜、白菜、甘藍(lán)、雪里紅、蘿卜纓都可以。
漿水好喝但卻不易制作,因?yàn)樗欠浅崈舻臇|西。制作時(shí),將菜洗凈,在沸水中煮燙至蔫,取出放入干凈盆罐中,用漿水引子把菜蓋住,再將不沾油漬的比較稠的面湯倒入。面湯須涼后再倒瓦盆罐中,加入面湯,天氣熱時(shí),有四五天便可發(fā)酵食用。對漿水菜要精心侍弄,俗稱”投漿水”,即在食用的過程中,不斷地倒缸清底,去除沉淀物,并不斷地加以涼面湯?傊3猿P,不宜久儲不用。盛漿水的器皿不能用鐵的,瓷器也不好,以陶器為好。吃漿水面時(shí),先將蒜苗、蔥花、姜末和干辣椒段炒出香味時(shí)下漿水菜,加少許鹽,少許漿水。接著將煮熟的面條入碗,調(diào)上漿水菜的潲子,澆上辣椒紅油,漿水面即成。這碗誘人的漿水面,只見面細(xì)如絲,均勻細(xì)膩,蔥花香菜,嫩黃柳綠,紅油浮面;聞一下,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嘗一口,爽口清涼、酸辣適宜,質(zhì)味絕佳。凡吃過漿水面的人,無人不翹大指拇,贊不絕口,可稱得上是西北一道獨(dú)特的夏令食品。
漿水面雖屬于地方民間飲食,發(fā)展到今天漿水面已經(jīng)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之堂,客人們在推杯換盞、酒酣耳熱之際,點(diǎn)一碗涼涼的漿水面吃下去,不僅頓覺滿懷舒暢,而且還能解酒醒腦,難怪現(xiàn)在漿水面四季都受歡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