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這是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說的一句話。八方山鉛鋅礦采場副廠長王小軍就是這樣一個努力工作讓人肅然起敬的人。
2000多個日夜的打理守護,他是“熱戀”深邃礦井的人。
八方山群山環(huán)抱,初夏時節(jié),滿山的綠色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通往八方山采礦場礦洞的山坡上,我見到了我的主人公---王小軍。他高高大大,穿著工作服。他有一張帥氣的臉龐,眼神平靜而沉穩(wěn)。第一眼看上去,能就感覺到他的質(zhì)樸真誠,頓生好感。我握住了他寬大手掌,并簡單做了自我介紹。他剛開完每日井口例會正準備下井,我就跟著他一起去,正好看看他工作的環(huán)境和日常工作。
巷道很深,還有岔道,七拐八拐,我來到了提升機房。這里物品擺放整齊,地面打掃的非常干凈,這是他每天都要來察看的地方。里面有些悶熱。而后在他的帶領下,我又坐上灌籠下到地下巷道,一直走到地下500米采掘礦石的地方。越到地下,里面越?jīng)觯锏酪苍秸,巷道里有拉運礦石、礦渣的鐵軌,還有一些積水洼。經(jīng)過一些設備時,他還要停下來拿手上的手電光照一照,看提升機剎車瓦磨損怎么樣,看機器是否正常,儀表顯示指標是否正常。礦井外是陽光綠樹,地下只有沉默的巷道和機器工作的聲音,沒有多少人說話,反差很大。這一步步走過來,我真正感受到了采掘礦石的不易。作為負責設備維修和安全的副場長,王小軍每天都要在這里面走上一趟,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6年來,王小軍就在這深深的巷道里走著、檢查著、工作著......礦山的一切都深深融進了他的心里,或者說他已經(jīng)習慣了。
提議并參與采礦廠技術改造12項,他是用智慧增添效益的人
王小軍今年46歲,老家寧強縣。1989年接父親的班成為黑木林鐵礦的一名職工,1996年黑木林鐵礦職工整體遷往八方山,組建了八方山鉛鋅礦,他也隨隊來到這深山之中。這一干就是28年,由一個血氣方剛的小伙子變成了一個成熟穩(wěn)重的領導;仡欉^往,他是從一名機修工干起的,因為肯動腦子,業(yè)務技能好,在選礦廠當過機修班班長、工段長,2011年被提拔做采礦廠副場長,如今已在采礦廠6年。在他的身上,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努力工作不斷思考,不斷進取的工作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與那種消極混日子的干法是完全不同的。
“節(jié)能、降耗、降成本”永遠是企業(yè)的管理法則。面對市場不利局面和礦山現(xiàn)狀。王小軍又開動腦筋,開展了一系列技術革新改造。2015年-2016年,他提議或參與了《井口、五中改裝自動安全門》、《中段安全門改裝閉門器》、《電磁鎖、螺桿空壓機自動啟!贰ⅰ吨魃蕊L機遠程控制》、《提升機減速點加裝聲、光信號》、《電耙安裝使用》、《改造井下一坑水箱自動打水系統(tǒng)》、《殘存礦回采》、《六中排水雙回路改造》、《廢舊礦車加工再利用》等12項保安全、提效能、降成本的技術革新改造。
用電避峰用谷;加大備品、備件維修后的重復使用和易損件的加工,如罐耳、搖臺等;嚴格控制井下作業(yè)日常耗材的使用,如鐵絲、螺栓、膠管、潤滑油脂等;加大井下風水管跑、冒、滴、漏的治理及風、水的使用管理;在井下各中段設立廢舊物品回收點,對回收有用物品進行再利用.......這些管理措施全面而細微。
他和工友們利用廢舊礦車鑄件和斗倉,自行加工礦車支架,實現(xiàn)廢舊礦車的二次再利用。通過對八坑殘存礦的回收,有效進行資源回收利用,減輕二期井下供礦壓力,開采回收殘存礦8000噸。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其實,想從短短的相處中看到王小軍的工作全貌,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但是我從他的工友中口中我卻知道了他日常工作中最優(yōu)秀最動人的品質(zh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王小軍從不因自己是副場長而自居,而是愿意與大家團結(jié)協(xié)作,共同完成檢修和搶修任務。這里的員工大都是40-50多歲的中年人,好多家在寧強、陜南、扶風、鳳翔等。王小軍非常體諒這些員工,知道他們遠離家人的不易。因此,工作中帶領大家一起干也就成了常態(tài)。早部署、早行動,周密安排,超前的工作意識和對設備的精心管理,使工作井井有條。年檢有計劃、月檢有目標,正是基于設備的正常運行,為各項工作奠定了基礎,采礦場生產(chǎn)任務的完成才有了保障。2015年年檢中需要更換副罐罐籠、副繩和部分罐道梁及清理井底水倉,任務重、時間緊、人員少,他安排員工提前對部分設備進行檢修,并在完成日常維修和巡檢任務之余,抽出人員先后對5臺3噸電機車進行了大修,其中2臺更換了剎車瓦,3臺更換了彈簧板,月檢中又對3臺7噸電機車進行了檢修和維護;自行加工配件,充分利用每天早上8點到11點設備維修時間,經(jīng)過4天的連續(xù)奮戰(zhàn),完成了各中段搖臺的檢修和更換。在這些急難險重工作中,他都與員工一起工作在第一線,那身已經(jīng)磨得發(fā)亮的工作服,已經(jīng)告訴我們:王小軍是一個實干家。
王小軍當過多年機修工,業(yè)務精良,大家對他都很服氣。他的努力工作,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贏得了贊許。今年他還結(jié)合“安康杯”勞動競賽,組織職工開展了“安全生產(chǎn)月”和“反三違月”活動。
職工的冷暖掛心上
王小軍既是采礦廠副場長,也是負責采礦廠工會工作負責人,這里有員工72人,王小軍知道他們每一個人的家庭情況,職工的冷暖常掛心上。2015年年底,提升段職工王飛的兒子早產(chǎn)住在市婦幼醫(yī)院進行早產(chǎn)護理,很快花費幾萬元,雖然王飛沒有給王小軍說過這事,但王小軍還是從別處知道了,他一方面前去看望,給王飛精神上的鼓勵,一方面又把這一情況反映給礦工會,很快就爭取了救助金5000元,幫助王飛渡過了難關。
愛運動的“籃球隊隊長”
八方鉛鋅礦地處秦嶺深山,遠離縣城鬧市,喜歡運動的王小軍就組織大家工余時間打籃球,不知不覺就成了“籃球隊長”。他身高臂長,運動場上一樣身手矯健,活躍了職工文化生活,也增進了員工之間的感情。他曾率八方山鉛鋅礦籃球隊參加過鳳縣“安信杯”體育運動會,獲得過“優(yōu)秀組織獎”和“體育道德風尚獎!
四朵大紅花和一個筆記本
為了更深入了解王小軍,我來到了他位于礦部樓下的一間辦公室。辦公室雖小但很整齊,桌子上有他的筆記本和一些文件。征得他的同意,我翻開了他的筆記本,里面一行行地記著每一天的工作內(nèi)容,那清晰而剛勁有力的字跡,讓人難忘。于是隨手摘錄了幾行:
5月3日-5月7日:處理車間職工事務;
5月8日:六中103-105采礦、七中采礦、六中67掘進;
5月9日:1576南巷掘進,101、103出礦,109大巷即將貫通;
5月10:老三工隊停產(chǎn),配礦,機修準備材料;
5月11日:機電架設五中101-103繞道滑線,工隊103線輔軌更換、六中絞車繩襯及鋼絲繩。
5月12日:機修六中71線安裝電振電機,公司召開工隊老板會議:井下用電計量.......
就看看這本工作日志,就能感受到他工作中的嚴謹和細致。
從一份文件中,我看到了采礦場的工作職責:井下安全生產(chǎn)管理,安全員工作職責落實與考核,安全衛(wèi)生與職業(yè)衛(wèi)生現(xiàn)場檢查;設備維護保養(yǎng)、安全六大系統(tǒng)正常運行;炮煙中毒救急演練;項目組安全目標制定;每日井口安全例會;井巷內(nèi)各中段安全標識懸掛;各工程隊安全例會;安全工作日常檢查與考核等。
這些細致的工作,構(gòu)成了王小軍的工作地圖。
廠部、宿舍、飯?zhí),地?00米深邃的礦井,每天都在出出進進,這是王小軍周而復始的生活工作路線。幾十年與大山為伴,在寒來暑往中,他和他的工友們都把自已的青春留在了大山里。妻子女兒,聚少離多,心中幾多牽掛,幾多愧疚。
2005年,公司先進個人;2007年,公司安全先進個人;2014年,公司先進個人;2016年,東嶺集團安全工作先進個人。這四朵大紅花就是對他工作的肯定。
有人說,把簡單的事情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王小軍副場長不正踐行著這樣的箴言嗎?
我只是匆匆的過客,而你,卻是這里的堅守者,苦與累都在心里,說出來的卻是快樂。和你在一起,那些曾經(jīng)的苦和累好象都不算什么!
八方山,風吹山林綠波翻涌,看著王小軍和他樸實的工友們在這座大山里生活、工作,遠離都市的浮躁和表面的繁華,我的內(nèi)心又一次受到洗禮,唯愿他們一切安好。
王小軍的《平凡世界》,讓我體會了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