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蒙蒙朧朧似乎走進過桃花嶺,那漫山遍野的山桃花令人陶醉。清醒時便覺是在做夢。隨一笑了之,但想要去桃花嶺的想法一直沒有放棄。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只是作者虛幻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已。
我所說的桃花嶺在中國最美小城鳳縣境內(nèi)的留鳳關(guān)鎮(zhèn)酒鋪村。像陜南和陜北一樣鳳縣也分北片和南片,留鳳關(guān)就在南片,和漢中接壤,一年四季氣候宜人冬暖夏涼,青山綠水,景色秀麗。勝過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這年七月慕名來到了桃花嶺,零距離地接觸桃花嶺、撫摸桃花嶺、欣賞桃花嶺、品味桃花嶺、感受中國最美小城鳳縣,了解桃花嶺、了解留鳳關(guān)。七月的桃花嶺,早已過了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可前來觀光旅游的人們絡繹不絕,隨著三三兩兩游人的腳步,拾級而上,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桃花嶺,沿著山頂極目眺望,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的綠,藍藍的天,白白的云。來不及了解它的歷史淵源。享受著習習的涼風,清新的空氣,看著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巒,真是消暑納涼首選地,憑高一覽凌虛無?
稍稍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沿山頂轉(zhuǎn)了一圈,桃花嶺右面是316國道通往漢中,左面邊是通村公路,一左一右兩條小河蜿蜒流過,遠遠望去波光粼粼。桃花嶺的山腳沿河邊的30多畝油葵競相開放,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猶如一條金色的緞帶一樣鑲嵌在桃花嶺的腳下。從高處往下看,游人如蝴蝶一般在向陽花的花海飛舞,時隱時現(xiàn),紅色、藍色、黑色的“蝴蝶”追逐嬉戲,好一幅“蝶戀花”。聽游人說這只是留鳳關(guān)鎮(zhèn)的“致富花”之一油葵。正陶醉于“蝶戀花”時,同行中有人喊,快看,順著同行手指的的方向,對面山坡上的花椒林里布滿了摘花椒的人們,頗為壯觀,大有蜜蜂傾槽而出之感,目之所及之處,布滿了摘花椒的人們,椒農(nóng)們像辛勤的蜜蜂一樣采摘甜蜜的果實,想想椒農(nóng)們此時的心情怕也是“麻甜麻甜”的。享受過“蜜蜂采蜜”的視覺盛宴,接下來目光又投向了半山腰的烤煙,真覺得眼睛不夠用了,一塊一塊的烤煙葉墨綠墨綠,七月正是烤煙采收時期,聽說烤煙的花是粉紅色的,加上采摘的人,因為離得遠,猶如一幅朦朦朧朧的水墨畫一般,恨不得戴上望遠鏡,一睹它的真面目。
不經(jīng)意間時間飛逝,正當自己想認真了解桃花嶺是集桃花姑娘的傳說,紅色革命旅游基地和史考唐明皇降香處時。領(lǐng)隊召集大家要趕往下一個景點。
此次留鳳關(guān)之行,由于杭白菊花期在九月到十月間,留下了些許遺憾。也許旅游因遺憾而完美,正像桃花嶺,因錯過了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愈發(fā)顯得嬌媚旖旎。
心中若有桃花時,看山便是桃花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