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刀刃長80公分,刀背長60公分,寬50公分的大刀磨了一天后,將發(fā)絲往刀刃上一吹,那發(fā)絲就被分成兩段,而用這刀切棉花和布匹更是如切豆腐一樣容易。
8月4日,當我在鳳縣雙石鋪鎮(zhèn)陳家彎村的柳園廣場上看到由吹發(fā)可斷,切棉如泥的72把刀刃向上的大刀,綁在鐵架上搭成的17米高的刀山(刀梯)時,盡管快被烈日考得像要“自燃”了,可依然有一股寒氣從心底升起,不由得打了個冷戰(zhàn)。心想這樣的刀山就是穿著牛筋底的蹬山鞋,敢于蹬上蹬下的人能有幾人?又何況是手抓鋒利的刀刃,赤腳踩在鋒利的刀級上蹬上蹬下,且在蹬上刀山“峰頂”后,還要赤腳踩在兩把大刀的刀刃上向天祭拜,向下拋灑五色糧食和錢幣為鄉(xiāng)民祈福,其驚險程度可想而知了。難道表演“上刀山”的藝人真有刀槍不入的法力?或是手腳有厚厚的老繭護著?或是手腳上抹上了什么神奇的藥水?
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我擇了一個好位置細觀起來。只見刀山四周有黃桌與彩旗線合圍著,刀山坐落在地面上畫好的八卦陣道場內(nèi)。當主掛人高喊表演開始,一陣鞭炮炸響后,陣內(nèi)東西南北方位四堆柏枝堆同時被點燃。本來還是烈日當頭,太陽照得人爭不開眼睛,打傘的人在圍觀人群中擋來擋去,引得周邊人連聲責怪,只好將傘合了。就在此時,讓人感覺到特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了。只見76歲的鐵富新師傅領(lǐng)著另兩位穿著道服的民間藝人在念念有詞地走八卦陣祭拜天地后,四周群山云氣就向這道場聚攏,不一會烈日就被厚厚的云層遮住了,圍觀的群眾一片稱奇聲。當58歲的王世榮師傅用清水清洗雙腳做入道場前準備時,我特留心看了一下,那雙腳并沒有特別之處,更無厚厚的老繭子。他將雙腳洗凈后,手拿黃白藍三色小彩旗,光腳踩著鋪好的黃綢上步入道場?此诘缊鲇诌蛋菀环,將黃表紙點燃,用火苗燎腳底板竟然肌膚絲毫無燒傷。隨后他在歡快的鑼鼓聲中雙手抓住銀光閃閃的刀刃,腳踩寒氣逼人的刀級開始步步登高,而每踩一個刀級都讓人感到驚心動魄,我緊張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圍觀的群眾觀看時屏住了呼吸,完全不敢說話,整個場地可以說鴉雀無聲。當他登上刀山“峰頂”時我已嚇得手心冒汗,場外瞬間掌聲雷動。當王師傅在“峰頂”完成祭祀、祈福全過程后,他又很從容地踩著刀級下了刀山,這絕活不能不讓全場贊聲連連,緊迫接著天空云層散開,烈日當頭照了過來。
之后有人在耳旁說,他們在別處表演時,有的孩子觀看時嚇得大哭不止。還說早年“上刀山”者并不是象今天表演給大家看的,而是在重大的節(jié)日里祭祀、祈福、驅(qū)邪的儀式,平常多數(shù)是受人邀請背著得重病之人“上刀山”給他祈福消災的。我想一個人“上刀山”已讓人不可思議了,若脊背上再背著一個人,光腳踩著鋒利的刀級攀登更是讓人佩服至極,真真應證了那句話——高手在民間!
為進一步滿足好奇心,待“上刀山”表演完畢,我們和鐵、王兩位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聊起來。鐵師傅告訴我,他是15歲步入“上刀山”道場的,看了很多易經(jīng)和佛學、道教方面的書籍,并將其向善護善行善的文化精髓植入“上刀山”道場之中,通過“上刀山”這極其危險的為民眾祈福消災的儀式,來求得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一方平安多福。他還對我說以前道場不深時,他腳還被割傷過。布置“上刀山”道場之前,他要赤手捏著燒紅的鐵犁鏵在場地內(nèi)外走一圈以驅(qū)除場內(nèi)外邪氣,才能開始搭刀架。聽后,我拉著他手看了看,那雙手卻細皮無繭,不得不連聲喊神奇。我問王世榮師傅,“上刀山”怕不怕?他說:“我一生心存善念,處處行善,‘上刀山’時自有不畏任何風險的勇氣和膽量,而‘上刀山’的寓意就是‘萬千罪過,一人承擔、刀山火海、舍我其誰’。因此,大刀必須得磨得鋒利,不鋒利不能感動天地,而且凡想入‘上刀山’道場當學徒的必須心無惡念邪念才行”。
據(jù)兩位藝人講,“上刀山”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刀梯可分別由24、36、72、108把大刀搭成,他們是“上刀山”民間絕技的第三代傳承人,目前鳳縣能表演“上刀山”只有他們兩個人。我想“上刀山”之所以歷經(jīng)百余年的傳承而至今不衰,大概得益于 “上刀山”植入的是向善護善行善理念吧。 “他人萬千罪過,我一人承擔,刀山火海、舍我其誰”的寓意本身就是民間大愛精神的綻放。對這個非遺項目的搶救、傳承和保護有著很高的社會價值,可以進一步充實文化內(nèi)涵,使這一獨具特色的絕技藝術(shù)盡快走出鳳縣,亮相神州大地,更希望能漂洋過海,成為世界民間藝術(shù)的一朵奇葩。
|